Skip to content

過敏益生菌真的有效?推薦產品怎麼挑選

在現有的研究當中,針對過敏益生菌在身體裡的機轉是透過影響Th1、Th2平衡,來間接達到緩解過敏的應激症狀。

人體有70%的免疫細胞是位於腸道中,大大影響人體的免疫能力,根據人體免疫系統的翹翹板理論,免疫系統中的Th1、Th2是平衡的狀態,病毒入侵時會活化Th1,抑制Th2細胞;寄生蟲、過敏源入侵時,Th2會活化,而過敏反應是Th2過於活躍所導致,會產生過多的發炎物質(ex:組織胺),造成過敏的外顯症狀,包括流鼻水、皮膚癢…等。

參考資料

抗過敏益生菌機轉

部分益生菌菌株具備的抗過敏作用是透過涉入大量的活菌進入腸道後,刺激身體的免疫系統,使Treg 或Th1上升、產生調整型T細胞、並抑制體內過於活化的Th2,以降低臨床過敏疾病的發病率和嚴重程度。

※ 目前的益生菌研究中雖有益生菌可以減緩過敏症狀的正面結果,但研究結果不一致,常與菌株的特異性菌數有關。

過敏益生菌跟一般益生菌差別

抗過敏益生菌與常見的腸胃保健型益生菌最大的差別在於作用機制、菌數,這兩種大宗的益生菌因其作用方式不一樣、吃法也不一樣。

  • 過敏益生菌:透過大量活菌刺激腸道中的免疫細胞,達到調整體質的效果,因此為達到最佳的效果最好空腹使用
  • 腸胃保健益生菌:透過活菌定殖,抑制腸胃中的壞菌生長,讓腸道中的菌叢平衡。
    因作用機制與抗過敏益生菌不同,並無限定須空腹服用,吃的時機會與該產品的製作技術、胃酸有關(與最不會傷害到活菌的時間點為準)。

延伸閱讀:益生菌什麼時候吃? 飯前飯後還是空腹吃?

抗過敏益生菌腸胃保健益生菌
作用機制需要單次攝取大量活菌刺激腸胃道的免疫細胞、影響人體的免疫機制透過在腸胃道定殖,抑制壞菌生長,使菌叢平衡,以少量多餐為主
一次攝取過多菌數反而會造成好菌沒辦法定殖
最佳服用時間空腹不一定
【有包埋的益生菌或是孢子菌服用時間不限,其他最好飯後半小時使用】
不同功效益生菌的作用機制差異

針對過敏的益生菌研究

剛剛有提到,目前益生菌的研究中,存在著對減緩過敏症狀的正反面研究結果,不同的菌株與服用數量往往會影響到最終實驗,這裡粗略舉幾個益生菌在過敏主題研究,包括鼻子過敏與異位性皮膚炎。

※在許多研究中,益生菌針對部分過敏症狀(包括鼻子過敏、異位性皮膚炎、濕疹…等)有正面的研究結果,但不同的菌株與益生菌配方仍存在異質性。

1) 鼻子過敏vs益生菌研究

國外的臨床研究中有不少研究結果顯示益生菌可能有益於改善過敏性鼻炎患者的症狀和生活品質,但在最後也都提出了『研究異質性和結果指標的可變性,目前的證據仍然有限。』…等類似結論。
其中實驗中的副乾酪乳桿菌LP-33與安慰劑組相比,益生菌組的鼻塞、鼻漏和鼻癢評分顯著降低。
參考文獻:益生菌對治療過敏性鼻炎有作用嗎?

2) 異位性皮膚炎vs益生菌研究

  • 試驗組顯示過敏現象的長期減少,乳酸菌降低了異位性濕疹的發生率。透過益生菌(使用鼠李糖乳桿菌 GG)控制過敏也已在嬰兒中得到證實,使用乳酸桿菌來控制異位性濕疹和牛奶過敏。不幸的是,這些積極的結果並沒有在針對年齡較大的兒童和年輕人的研究中重複
    參考文獻:Probiotics and allergy
  • 在另一份研究中指出,懷有過敏風險較高胎兒的孕婦進行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
    母親們從懷孕第 36 週隨機分配使用益生菌(使用鼠李糖乳桿菌 GG)、四種益生菌的混合物或安慰劑,為期4周。在第二年的追蹤結果中顯示,益生菌組別和安慰劑組之間過敏性疾病的累積發生率沒有顯著差異,然而,益生菌組別可顯著減少濕疹。
    參考資料: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5045317/

辨識市售宣稱抗過敏益生菌產品

  • 具有『輔助調整過敏體質』的小綠人標章
    衛福部食藥署許可的小綠人標章(健康食品標章)將保健食品功效分為13類,此標章會審查產品的功效性,其中一項為「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可以在購買益生菌產品時查詢該產品的小綠人標章是否為此項,但目前台灣有取得此標章的益生菌算少數。
  • 具有發明專利
    若產品沒有取得小綠人標章,有些廠商會取得台灣的發明專利,可以依專利編號查詢內容。
    專利的內容大部分是針對益生菌產品成分中的「某一隻菌株」或「某一個成分」具有「某種特定功效」,而非整個產品。
    延伸閱讀:專利菌還有分不同的作用?

比較麻煩的方式

  • 選擇配方中具有相關研究報告的菌株
    若沒有看到小綠人標章、也沒有發明專利,還有一個方式,就是把產品成分中的主要益生菌菌株貼到到PUBMED 裡面查詢。
    延伸閱讀:益生菌成份怎麼看?

    ※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益生菌產品中含有可以抗過敏的菌株,產品中是否有放足夠的抗過敏菌數也是影響吃了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抗過敏菌株+實驗有效的菌數 = 可能有抗過敏作用

哪些菌株具有調整過敏體質的研究?

這裡列出的是可以找到相關研究證實或台灣發明專利的菌株。

  • 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LP33
  • 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BRAP01
  • 副乾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T12 
  • 副乾酪乳桿菌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NTU101
  • 副乾酪乳桿菌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HB89
  • 酵素乳桿菌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GM-090
  • 植物乳桿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137
  • 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 A17
  • 加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 gasseri PM-A0005
  • 鼠李糖乳桿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 鼠李糖乳桿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HN001
  • 龍根菌 Bifidobacterium longum BB536
  • 凝結芽孢桿菌Bacillus coagulans GBI-30

延伸閱讀:各大網站、PTT推薦的鼻子過敏益生菌真的有功效嗎?

用益生菌來調整體質需要多久才有感?

在筆者查到的研究資料中,若研究結果是正面的,使用益生菌使用的期間至少以4周起算、且每天需攝取一定數量。

過敏益生菌吃了沒用有可能是什麼原因?

在上面的文章中一直有提到,使用的菌株菌數,這兩者是判別益生菌產品對過敏有沒有效的最基本條件:使用的菌株要有實驗功效證實、菌數至少達到實驗有效的數量 (1~300億不等)

其他的原因包括

  • 益生菌存放的環境:影響活菌數
    乳酸菌最好是低溫冷藏,在常溫下會隨著時間增加、數量減少。
  • 吃的時機
    過敏益生菌最佳服用的時機是空腹,若搭配其他食物、藥物使用,可能會影響功效到功效。
  • 個人體質
    如果已經選擇了有實驗功效的菌株、益生菌全程也都低溫保存、也有空腹使用,但卻沒有效果,那就有可能是最無法控制的原因,就是個人體質問題。

大部分的產品約使用1~3個月就有感,若其中一款過敏益生菌試了好幾個月還是沒用,建議試試看其他配方的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