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麥芽寡糖(是Isomalto-oligosaccharides,簡稱IMO),也被稱為「低聚異麥芽糖」、「異麥芽糊精」,存在於發酵食品(泡菜、醬油…等),是一種天然的甜味劑。
異麥芽寡糖與其他寡糖一樣具有低生糖指數(GI值)、低熱量的特性,常被添加於食品、飲品中,用來替代砂糖、蔗糖。
文章目錄
異麥芽寡糖是益生元? 以前是,現在不是

多年來,人們一直在探索異麥芽寡糖對人類健康的益處,而他確實在早期是被認定為膳食纖維、也是益生元之一,可以幫助特定益生菌物種生長。
然而,隨著近幾年的深入研究,異麥芽寡糖在嚴格的定義中已經移出益生元的一員,原因為定義上的分歧。
益生元定義為「不被人體上消化道消化的物質並可以被生物利用」,但人體對異麥芽寡糖的消化率可能高達50%甚至更多,不能完全到達結腸而被腸道好菌群利用,因此嚴格來說並不能算是益生元。
這一發現導致了對IMO功能的重新評估,美國FDA在2020年裁定IMO不符合膳食纖維的定義。
參考資料:“IMO Fiber” No More! FDA DENIES Isomaltooligosaccharide Fiber Status
儘管不再被視為典型的益生元,IMO仍然可能對健康有一定的積極影響,在現今市場上仍被視為功能性食品之一。
異麥芽寡糖功效與缺點
異麥芽寡糖最直接的功效是能促進消化道部分種類的益生菌生長(如:雙歧桿菌),而這些益生菌可能可以產生某些物質來達到某種作用。
舉例來說,雙歧桿菌可以產生有機酸,來調節短鏈脂肪酸比例,進而達到幫助排便的功能。
然而,這不是絕對,目前也沒有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
異麥芽寡糖功效
- 選擇性促進部分益生菌種生長,如雙歧桿菌、乳酸桿菌
在一篇體外研究中,異麥芽寡糖可以增加乳酸桿菌與雙歧桿菌的數量,但沒有直接研究顯示可以幫助排便。
參考資料:An in vitro study of the effect of probiotics, prebiotics and synbiotics on the elderly faecal microbiota - 在動物實驗中,異麥芽寡糖能與乳酸桿菌產生協同作用達到調整體質的作用
參考文獻:Isomalto-oligosaccharides polarize Th1-like responses in intestinal and systemic immunity in mice - 關於異麥牙寡糖功效謠言:可以降血糖?降膽固醇?
在網路上的文章中有看到類似的說法,但依照文章中的參考文獻去查發現都跟異麥芽寡糖沒有關係,也找不到相關的資料
異麥芽寡糖缺點與副作用
- 攝取過量可能造成消化不良
IMO通常被認定為安全,但因無法完全被消化,過量可能仍會導致消化不良、腹脹、腹瀉,尤其是對患有腸躁症(IBS)、小腸細菌過度生長的人可能不適合。
這些副作用通常會是輕微的、並在幾天內消失。
我們在上面雖然有提到異麥牙寡糖具有低升糖指數、低熱量的特性,然而,卻也有研究結果顯示可能不是如此…
- 異麥芽寡糖可能導致血糖升高
2017 年《胰島素抗性雜誌》上的一項研究旨在調查 IMO、可溶性玉米纖維 攝取對健康男性和女性血糖、胰島素和呼吸氫反應的影響。
研究結果表明,食用 IMO 導致血糖升高近 50 mg/dL,30 分鐘內胰島素升高五倍,而可溶性玉米纖維則未發生變化。
參考文獻:The effects of soluble corn fibre and isomaltooligosacharides on blood glucose, insulin, digestion and fermentation in healthy young males and females
異麥牙寡糖的建議攝取量
對於大多數個體來說,每日攝取 5 至 10g是安全的,成人還可以耐受高達 30 克/天的較高劑量,僅表現出輕微的胃腸道副作用。
參考資料來源:Isomaltooligosaccharid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