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酪乳算是乳酸飲料的一種嗎?
嚴格來說,不算是。
文章目錄
一般來說乳酸飲料裡面是不含活性乳酸菌的,在製程中不會經過發酵的過程,僅會在生產過程中添加有機酸(如:乳酸)。
而另一種就是我們在超商常看到的添加乳酸活菌的飲料,則是歸類在發酵乳,這類型的飲料就需要冷藏保存,來確保飲品內的活菌存活,衛生署有明確定義發酵乳所含的活菌數量標準。
衛生署將冷藏的活菌發酵乳分為三種
- 濃稠發酵乳:如優酪乳
- 凝態發酵乳:如優格
- 稀釋發酵乳:如養樂多
前者(優酪乳、優格)每毫升需含有1000萬個活菌數;後者(稀釋發酵乳)則是每毫升至少需含100萬個活菌數。
乳酸飲料 | 發酵乳 | ||
---|---|---|---|
種類 | – | 濃稠發酵乳 (優酪乳) | 稀釋發酵乳 (養樂多) |
是否含活性益生菌 | 無 | 是 | 是 |
活菌數量規範 | – | 每毫升需含有1000萬個活菌數 | 每毫升需含有100萬個活菌數 |
參考資料:台灣發酵乳的種類及菌數標準、發酵乳與乳酸飲料到底有什麼差別?
什麼是乳酸菌?
乳酸菌是泛指能夠在發酵過程中產生乳酸的微生物,它們包括多種細菌屬【如: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鍵球菌(Streptococcus)、念球菌(Leuconostoc)】,只要微生物在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乳酸佔總酸量的50%以上,就可以被稱為乳酸菌。
參考資料:台灣乳酸菌協會
因此,乳酸菌這個概念是較為廣泛的,其中不僅包括對人體有益的益生菌,也可能包含對人體無影響的中性菌,或是有害菌。
但在一般情況下,當我們提到「乳酸菌」時,通常是指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中的益生菌,因為多數的益生菌配方常使用此菌屬下的益生菌種,包含:嗜酸乳桿菌、植物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等。
所以,嚴格來說,乳酸菌是一個較大範疇,但在談及其在食品或營養補充劑中的應用時,我們所指的通常是屬於乳酸桿菌屬且具有益生功能的菌株。
延伸閱讀:乳酸菌是益生菌嗎?
含有活性乳酸菌的飲料具有功效?
雖然在上面提到衛生署有將這些含活菌的發酵乳規範其活菌數,但是否符合產生益生作用的劑量,取決於產品的具體配方(使用的菌株、功效菌的活菌數),無法單單從外部的成分標示看出。
舉例來說,一瓶250cc的優酪乳,裡面可能含有副乾酪乳桿菌A、嗜酸乳桿菌B、嗜熱乳桿菌C,以衛生署規定發酵乳最低規定1毫升含有1000萬的活菌,總活菌數約為25億 (A+B+C),但其中成分可能只有副乾酪乳桿菌A具有實際體功效,若該菌活菌數不足可能就無法達到所宣稱的保健功效。
市售優酪乳、發酵乳含有哪些益生菌?
1) 有乳酸活菌的的飲品 (優酪乳) –每毫升需含有1000萬個活菌數
- LP33優酪乳
使用的菌種&菌株:副乾酪乳桿菌33 (簡稱LP33、英文學名 Lactobacillus paracaseo 33) - AB優酪乳
使用菌種&菌株:- 嗜酸乳桿菌La-5 (英文學名: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La-5)
- 雷特氏B菌BB-12 (英文學名:Bifidobacterium lactis Bb-12)
- 福樂自然零優酪乳
使用菌種&菌株:嗜熱鏈球菌、比菲德氏龍根菌、德氏乳桿菌 (※ 未標示詳細菌株名稱) - 林鳳營高品質優酪乳
使用菌種&菌株:嗜酸乳桿菌、龍根菌、嗜熱鏈球菌、保加利亞乳桿菌(※ 未標示詳細菌株名稱)
※每毫升含一億個以上活性乳酸菌 - LCA506活菌發酵乳
使用菌種:副乾酪乳桿菌 (※ 未標示詳細菌株名稱)
2) 稀釋發酵乳飲品 –每毫升需含有100萬個活菌數
- 養樂多
使用菌種&菌株:乾酪乳桿菌Shirota ( 又稱代田菌,英文學名 Lactobacillus casei Shirota) - 可爾必思(含稀釋發酵乳)
使用菌種:不明 - 活益比菲多
使用菌種:比菲德氏菌 (※ 未標示詳細菌株名稱)
3) 不含乳酸活菌的飲料
- 健酪 (僅添加乳酸)
- 波蜜乳酸多(常溫保存、不含活菌、含發酵液、乳酸)
同場加映
乳酸飲料跟運動補給有關係?
近年也有一些動物實驗研究特定乳酸飲料對於提升運動表現的影響。
實驗對動物進行克菲爾乳酸飲料 (Kefir) 補充是否能提升運動表現與抗疲勞能力,而結果顯示…
「在運動能力表現部分,增加負重游泳力竭時間與提升肌力達顯著差異,且具有劑量效應 」
延伸閱讀:探討克菲爾乳酸飲料對於提升運動表現之效果
儘管如此,在一般情況下,我們所說的乳酸飲料其實與運動補給沒有太大關係。
市面上多數提倡運動補給的乳酸飲料使用的菌並非使用研究中所提及的「克菲爾」,而是僅添加「乳酸」,其角色多為增加飲品的風味,並非具有特殊功效。
之所以有些乳酸飲料會主打適合在運動後飲用,是因為其成分中含有電解質,包含:鈣離子、鉀離子、鎂離子、氯離子…等,幫助我們在運動後補充大量流失的水分與電解質,與乳酸飲料中使用的益生菌或乳酸成分並無直接關係。
況且,上述提到的動物實驗僅能作為初步探索性研究,動物與人類在生理構造和代謝機制上存在顯著差異,動物的生理反應與人體並不完全相同,無法完全預測人體的真實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