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益生菌過期可能白吃了?會怎樣嗎?

益生菌過期會有什影響

從一開始我們就強調益生菌吃的是活菌,且要吃到一定數量才會對身體產生影響。

益生活菌透過代謝的有機物質、維生素以及活菌本體的活性物質進而調整我們的體質。
而益生菌過期影響最大的是活菌數,一般來說,益生菌產品在出廠後,若未將其冷藏讓產品內的活菌進入休眠狀態,活菌自然而然容易隨著時間拉長而慢慢死亡,且溫度越高,產品中的活菌死得越快。

就有文章指出,當消費者購買產品離製造日期相差6個月,活菌數可能已經下降50%~90%。

過期的益生菌活菌數下降,恐怕無法發揮功效

最剛開始提到的每一款益生菌都需要達到一定數量才能達到對身體有益的某個作用,這個數量不是隨便說說,而是經過要透過動物實驗、甚至是人體實驗訂定一天、一次要吃多少億、為期多久,才能達到某個功效。

因此,每款益生菌產品會因為配方不同所需的菌數也不大相同。

舉例來說,A產品中有放鼠李糖乳桿菌GG(LGG菌)、雙歧桿菌BB-12,而鼠李糖乳桿菌GG如果在研究中指出需要每天服用20億的菌數才有調整體質的作用,A產品裡面就至少要含有20億的LGG菌才有效果。

如果又因為放太久過期或是存放環境不佳,這個A產品裡面的LGG菌可能活菌數剩1億,自然就達不到該有的調整體質功效。

購買的益生菌離製造日期越久、產品越無效

※ 即便市售的益生菌標榜各種包埋、氮氣填充…等技術,雖然能可能可以抵擋活菌受胃酸膽鹼傷害,但還是無法阻止活菌在非休眠狀態的自然死亡。
延伸閱讀:益生菌冷藏與否與菌種有關

過期益生菌可以吃嗎?

跟任何食品一樣,保健食品在過期都無法保證品質的狀況,不建議在使用。

過期益生菌風險

若是包裝不夠封閉,導致細菌孳生,產生其他物質,吃進去可能就會有腸胃不適、拉肚子的問題。非單一獨立包裝的益生菌產品就容易有這種情形【例如:罐裝的粉末、優酪乳(含益生菌)】,重複開關就容易讓內容物受潮、變質。

若是益生菌還未過期,但已出現結塊狀態也不適合再使用。

結塊狀態代表益生菌已經受潮,受潮過後的益生菌很大的機率已是死菌,即便吃了也不會顯著功效。

過期益生菌剩下的是什麼? 

死菌、添加物、糖分

剛剛提到益生菌在過期後產品裡面的活菌所剩不多,大都剩下死菌、添加物與糖份,那這些死菌具有功效嗎?

在網路上有看到類似的資訊是死掉的益生菌稱作乳酸菌這個說法,並提到死菌也有調整體質的作用。

以定義來說,似乎是不太正確的作法。

死菌 ≠ 後生元 ≠ 乳酸菌

網路上提到的死菌具有功效大部分指的是「後生元」。

後生元是益生活菌透過特殊的專利技術(如: 熱去活)的方式讓其失去活性的同時,還能保留其代謝物及構造中的活性物質,仍能影響身體的保護機制,達到調整體質的功效,但並非一般益生菌死亡就能稱做後生元。

目前有實驗功效證實的文獻大都集中於後生元(又以「熱去活益生菌」的文獻最多),也就是說這些文獻證實有功效的都是益生活菌透過特殊處理後的死菌有關,且功效的強度也與去活的技術有關。因此,無法與這些自然死亡的益生菌相提並論,功效自然也仍待考證。

延伸閱讀:後生元、益生元是益生菌嗎?

而乳酸菌嚴格來說是能代謝醣產生乳酸的都可以俗稱乳酸菌(因此可能包含中性菌、益生菌、壞菌),並不是益生菌的專有名詞,也並不是所有益生菌都屬於乳酸菌,跟死菌的關聯更是微弱。

然而,益生菌有蠻一大部分是可以歸類為乳酸菌的(例如:嗜酸乳桿菌、鼠禮糖乳桿菌、副乾酪乳桿菌…等),所以才會常有人把 乳酸菌和益生菌混為一談。
延伸閱讀:台灣乳酸菌協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